吳啟禎(台灣智庫有機農業專案主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博士)  

機器人產業為何被日本發揚光大?2012-07-19
從哆啦A夢「漫」談經濟轉型的制度脈絡
 
哆啦A夢與無敵鐵金剛等日本動漫曾經風靡台灣,貫穿五六年級生共同的童年記憶。這些以智慧機器人為主題的動漫創作,興起於1970年代的日本,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對於未來世界與科技發展的想像。這些想像縱然天馬行空,但絕非無的放矢,而是創作者意識到日本社會少子高齡化的趨勢而智慧機器人正是未來或不可缺的科技創新。
 
  
工業機器人與文創成就相互呼應
  
 
事實上,當時積極參與這項社會想像工程的還有日本的產官學界,他們預見未來勞動成本高漲後經濟轉型的需求,決定以機器人強化競爭力,避免依賴外勞,啟動國家創新體系,聯手為日本打造當今全世界最強的機器人產業。
  
不令人意外的是,機器人概念的創始國家並非日本,而是源自1950年代當時全球製造業最強大與工資最貴的國家 – 美國。1967年日本從美國進口第一批機器人,隔年取得技術授權開始自行研發。同時間,機器人小叮噹的漫畫也開始在日本小學館發行的兒童雜誌連載,歷久不衰,像此刻台灣的暑假檔期還正在上演另一部哆啦A夢的電影。日本的工業機器人產業與這項文創成就相互呼應,目前攻佔了全球近六成的市場。
 
國際知名學者Michael Porter 在其1990年「國家競爭力」一書中,便將日本發展工業機器人當作成功案例來分析,指出工業機器人的未來應用無窮,其商機之龐大「看不到盡頭」。
  
但既然如此,為什麼拔得頭籌的美國業者無法持續領先?同樣擁有技術優勢的歐洲業者為什麼平白讓出這一塊大餅?這問題值得深思,特別是台灣此時陷入產業無法升級的集體焦慮,箇中緣由的探討有助於我們找到方向。
 
關鍵之一是日本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並非著眼於機器人本身的出口,而是為了讓國內的精密製程更上一層樓,並解決當時技術人力出現缺口的問題。
 
 
機器人產業附加價值高於產值
 
 
汽車與電子機械業是日本對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強烈的產業,但是工業機器人並非一般消費終端的產品,它本身不僅跨越精密機械、電腦控制與軟體程式設計等不同科技領域的整合,作為生產製程的重要工具,更需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邊做邊修」,所以機器人的生產者與使用者必須非常緊密地結合,駐廠即時維修,這需要在一個垂直整合程度很高的產業環境中才能產生。
 
而日本除擁有大型的工業集團外,中心與衛星廠商之間也存在十分緊密的組織關係,有利於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終身僱用制是當時日本另一項有利於機器人發展的制度性因素,這項獨特的僱用制度讓日本勞工無被取代之虞,可以安心地接受機器人時代的來臨。反之,缺乏完全工作保障的西方勞動階層對機器人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便充滿疑慮,這項疑慮延滯了機器人產業在西方的發展。
 
同時,由於日本大公司的待遇遠比中小企業來得優厚,在整體勞動供給不足的結構下,中小企業相較於大企業更是大鬧人才荒,對於機器人的需求更加強烈,加上機器人技術本身必須透過使用過程才得以精進的特質,使得中小企業成為後來主導日本機器人產業的領導廠商。數百家中小企業投入製造機器人,彼此之間激烈競爭,催快整體技術的進展速度。如今,機器人產業對日本最大的貢獻並非本身的出口,也非取代勞工,而是大幅提高國內的勞動生產力。據估計,機器人產業對日本整體製造業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七點五倍於本身的產值。
 
  
回到科技創新的初衷
 
  
此一發展過程說明了一項新科技的運用與發展有其社會組織文化的脈絡基礎;若缺乏適當的制度條件,一項新科技即使誕生,也無法真正落地生根。例如美國的環境確實有利於全新發明與尖端科技的誕生,但是只有獨特的日本環境才能夠將機器人廣泛運用。除作為生硬的製造工具從事3K工作外,哆啦A夢的故事隱含了未來機器人從工業走入家庭的發展方向:可愛可親如家人般共同生活,幽默風趣富含人性觀念,無時不刻協助人類解決生活問題 - 回到科技創新的初衷,不正是為了提昇勞動生產力與民眾的生活品質嗎?
  
機器人在發展運用之初非常昂貴,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讓許多西方企業裹足不前,日本社會卻認為唯有朝此方向努力,才能「系統性」地因應國內工資上漲、少子高齡化、產業升級與匯率遽升等種種壓力,以維持國際競爭力。 
 
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在於企業不願冒險,一心只想維持眼前的獲利模式而缺乏遠見,寧可到海外複製過去在台灣「壓低成本」的招數,或持續依賴外勞,而不願徹底採取「創造價值」的轉型策略 - 難不成我們的文化DNA當真烙印了短視近利、逃避轉型挑戰與欠缺深刻價值的宿命?

 
  
出處:http://www.new7.com.tw/talk/talkView.aspx?i=TXT20120718162353CMB